7月17日上午,2019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我院党委书记熊杰教授团队的“纳米结构电极材料及其新能源器件的构建与机理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该项目聚焦于纳米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新能源器件的构建与机理研究,在能量的高效转换和储存两个方向上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项目团队在国内较早开展染料敏化大阳电池的基础研究工作,实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光阳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从内在机理出发,提出了纳米结构光阳极膜的多种形貌调控方法,尤其是首创采用同轴电纺来实现对纳米纤维的包覆改性,通过调控和修饰的协同作用使电池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为设计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光伏器件提供了的理论依据。同时,项目对超级电容器的正极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可控制备出多种纳米结构电极,并揭示了相应的电化学机理,推动了大容量储能理论的发展。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已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被Chem.Rev.、Energy Environ. Sci.、Adv.Mater等权威刊物广泛引用,获得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
据了解,2019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共有297项科技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浙江科技大奖2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87项、三等奖177项、国际合作奖1项。此次浙江理工大学共有10项成果获得了2019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新闻链接:http://news.zstu.edu.cn/info/1033/39398.htm